亚洲资本网 > 栏目首页 > 商店 > 正文
为什么西方核大国对日本七级核事故污染水排海保持沉默
2023-08-30 06:35:32来源: bjman

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反对,因为国家利益——先进核工业发达国家没有动力及意愿,他们宁愿开排核污染水先例也不愿开制裁先例,毕竟每个核电站都可能有出事的一天,自身的黑历史加上现实的排放问题,IAEA能配合这样搞排放,给其他成员国提供了日后危机处理排放思路,原来可以这样搞。落后国家没有能力没有舆论影响力。


(资料图)

首先,有能力建造维护核电站,发展核工业的只有少数先进发达国家,中国只算是发展中国家的孤例。其他国家没有核工业能力无法从科学上质疑,国力也无法阻止,国际机构由核工业国掌握,绝不会出现他们不能掌控的局面。任何一个小国能推动核议题的话,禁止核军武、核扩散、核试验、核电站、排放等方面话语权,对大国是完全不利的,这也是IAEA要维护的“国际秩序”。

受害最多的海洋小国有些连海军都没有,有些连防务都要依赖美国的西方盟国。有核工业能力的国家集中在一个小圈子,即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中。这些有核大国有一个说一个几乎全部在上世纪有黑历史,大多数都有在海洋投放核废料桶集装箱(见附一),反对日本排放等于是打自己的脸,同时会挑起以前没有判罚赔偿的历史被追诉。比如美国在美国比基尼群岛的核试验,1988年,国际法院才做出裁决,要求美国向马绍尔群岛赔偿23亿美元,并负责维护穹顶。然而,对于国际法院的裁决,美国国会和政府却拒绝执行,并声称没有理由为马绍尔群岛修理穹顶。对此,IAEA只在1997年发个结论:比基尼环礁“不应在目前的放射性辐射条件下永久性地重新安置居民”。并没有持续提出强有力的决议为马绍尔人争取权利,没有推动在联合国制裁美国。

其次,日本政府利用IAEA的机构知名度,以及多年美欧推动制裁他国形成的政治权威,与其商议了一套方案,既没有对日本ALPS全方位评估系统耐用长期可靠性,也没有公开处理系统机制及系统能力范围工作年限等,但硬是提出了很高的排放标准让其他国家闭嘴。所有质疑由IAEA的报告及机构秘书长的各种口头许诺作答,所有不公开的部分都由IAEA一纸报告抵挡。这让许多国家心里有怀疑,但犯不上与IAEA翻脸,毕竟西方国家大多是美国领导下的联盟成员,大多数时间利益一致,而且日本提的单一氚标准已经超过许多核工业国排放,这时谁质疑就容易引火烧身,其运营的核电站成为其邻国质疑诉讼的把柄,也有可能成为欧洲本土反核电民间人士及在野政党的攻击对象,所以西方世界大国不愿发声。日本福岛核事故善后从2011年拖了12年后,西方媒体对亚洲的事兴趣不大,只做有限报道,媒体不报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日本排海的事,知道的也不清楚这是流过堆芯的放射性污染水,这就形象了奇怪的现象,平日高举环保旗号的一大堆媒体、组织、政界人士消失了,包括各种国际环保机构组织,媒体红人北欧少女,一个个安静如睡婴,只有少数例外,那就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只有绿色和平组织保持了一如即往的独立批评,大家年年听绿色和平组织各种抗议早就不当事了。

下图欧洲时报的报道中有一段内容回顾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两年前的一篇访谈:

(阅前须知,全球最高的国家法国核电占总发电量85%,为世界核电占比最高,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净出口国,法国核技术水平总体世界第二,在美国之外,法国国家核机构人士的独立观点非常值得观察)

法国国家核能源机构人士谈出了对日本的真实想法,最激烈的部分还是反核机构说的。言下之意,日本的ALPS神奇做到了超过其自身系统能力的事情,那大概率ALPS处理前后采取混合液体(接管加海水量大冲淡)稀释的传统工业方式来达成,只要加的水够多,什么都能冲稀了达标,加的水太多了必须日日夜夜排几十年。也就是说有可能把海中稀释提到岸上先行稀释再返排海里,至于加的是海水还是自来水等其他水只有东电清楚,只要日本的关键处理系统不公开机制,不说明原理其他元素是怎样去除,氚如何怎样降低达标的,并且让水样采集公开透明简便化,允许所有国际人士随时检查自由访问突击检查,那么猫腻可能就在其中。

大家仔细读上图法国专家的话,分别阅读核电站、核工业专家和反核专家的解释,从他们的身份思考,核电站人士方面根本不把排海当事,核公司负责人会质疑有害元素不可能全过滤掉,反核专家学者会直接点破内情,就会明白这件事的真正实情。很多核大国日常在合规的情况下尽可能高的排放,法国有的核电站玩的是利用高速水流冲稀的手法,日本出事后就玩骚活了,宣称核事故造成的严重污染多种核元素能被自己的ALPS过滤,然后日本政府针对事故水排放制定单一指标氚的严格指标,氚是正常核电站排放也会有的,日本故意直接提高“氚”标准,代价无非就是加大量海水稀释再排海,这和直接排到大海里面由巨量水体稀释结果是一样的,但过程不一样,让大家关注点在排放口传感器的氚检测上,实际上东电操作从接入污染值较低的水源取样,同时极大稀释无法处理的其他核元素方能通过关注度最高的初期国际检测。

以现有核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水总量已达134万吨,且每天仍在增加,按照现在日本政府宣传的每天排放460吨,一年365天就是167900吨,30年就是503万7000吨,日本政府还说2023年要逐步增加每日排放量,那真用不了30年,多出的几百万吨水哪来的干什么用的?根据福岛前员工平井宪夫在《核电员工最后遗言》一书中的记载:“每年冬季,日本核电站机组会集中检修。福岛三个机组,将轮流停机保养,而每次保养结束后,至少会有数十吨废水直接排入大海。”以正常福岛的每次保养后的排水量来说,当时没有那么严格的排放标准检查现在每日排放量是以往每年正常一个机组保养期排放的10倍左右,达标需要总时间更长,那么最大可能,就是处理过滤后要加巨量的水体稀释,才需要大概30年的时间排更多的水,这样单日检测量能下降。视乎洋流速度,洋流是由风力、地球自转、海水密度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洋流的因素比较复杂,洋流越强,冲走的越快,一旦后续检测周边发现扩散更快,排放也会更快,扩散比预期慢的话,可能会减低排放速度。

正常核电站不会加入大量水稀释再排海多此一举,自欺欺人又费工费钱,只要合规达标就好。日本核事故污染水这么做加工加费也比其他处理方案要便宜,然后用重点氚高指标宣传,声称其他元素过滤了,其实大概率是处理过滤了其中一部分,根本过滤不掉的选择巨量加水稀释了,反复测试综合稀释处理后能过传感器检测就行,元素多含量大的储水罐放到后期再择机以其他方式悄悄处理(因此日本不会开放所有污染水槽及罐体检测,客观会以各种工程原因阻挠,因为一旦高污染水体进入ALPS系统过滤处理不干净就露馅了,除非是高污染水罐已经处理完毕或工程搬运走才会开放)。其他有核电站国家一看日本玩这么花都不吱声了,大家知道里面有鬼,搞几十年核电站彼此心里有数,但没必要撕破,撕破了就是世界有核国的核电站会被自国反核人士借此攻击,说你们还不如出事核事站标准高,只要反核人士一借机发挥,公众情绪起来废核就可能成为大选议题,一旦废核最终损害核电公司利益也影响这些国家工业用电,前些年去核电应对环保气侯变化宣传已久,已经是一部分人正确的共识了。所以,日本设计的这套玩法大家都大致想明白了,又没必要直接说破,捅破日本窗户纸溅自己一身犯不上,政治人物核工业高层在口号外不会珍视自然高过自身事业,各大国核公司核能源机构沉默挂起静观其变,真正业内专家愿意讲话的极少。法国这种自身核发电占发电量85%的国家根本不希望任何核电站相关丑闻扩大,同时核电站也是法国出口的大项目,德国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加速废核电就是前车之鉴。日本政府也是看透并试探了各核大国的心思才出策不改决意排海。


其他反对声音都来自民间学术机构,只要媒体不报道,他们的影响只在学术圈有点水花。2022年12月,美国国家海洋研究所学会,一个包含了美国领土超过100家海洋研究所的专业机构,发表了一份共同声明,反对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声明称:“缺少充分和准确的科学数据支持日本政府宣传的‘安全’,反之有充分的数据显示排放核污染水有严重问题”

https://www.naml.org/policy/documents/2022-12-12%20Position%20Paper,%20Release%20of%20Radioactively%20Contaminated%20Water%20into%20the%20Ocean.pdf#:~:text=Position%20Paper%20Scientific%20opposition%20to%20Japan’s%20planned%20release,disaster%20into%20the%20Pacific%20Ocean.%20-December%202022%20Nuclear

最后说下中国专家,除了参加IAEA福岛“ALPS处理水”排海问题评估技术工作组的专家刘森林有发观点外(附二)。国内有电视台想做档节目,请几个专家都遭到推辞,私下表示担心发表对IAEA的抨击后,害怕以后会被IAEA关注照顾,失去邀请机会,以后发表论文或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受阻,这对靠发期刊论文参加国际机构在国内镀金评级的中国学术圈人士来说,损失个人收益这种风险不可接受。

日本政府很清楚,只要不公开ALPS机制,不对设施严格评测,不允许其他国家科学人士自由采样,随时抽查,各种质疑再多没有实际证据,时间长了世界就麻木无人过问。只要日本政府、IAEA高管合作发声,系统哪怕机能不够,加水管够,抽足量水先行混合稀释到标准线,排放时仪器就不会报警,毕竟东电公司有几十年累积几百次各种造假的记录,日本大企业又是制表专家,表面功夫能做到完美,东电公司这方面绝对是世界级匠人。声名狼藉的东京电力公司和其庇护者日本政府要解决全世界的民间质疑,只能全面公开透明,不能只对一个机构的某些人公开并限定检测项目,并允许第三国工程人员组队驻守现场,而不只是放个传感器。

附一: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向海洋倾倒巨量核废料的国家,甚至“不远万里”将国内核试验后的上百吨核污染土,运送到太平洋岛屿倾倒。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资料显示,从1946年到1993年间,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瑞士、德国、瑞典、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共向海洋里倾倒了远超20万吨固体核废料,其中单美国一家就向北大西洋和太平洋扔了至少19万立方米的放射性物质。英国3/4的核废料分别于1949年、1982年被装入34只储藏罐倾入北大西洋;荷兰于1968年、1982年将14只核废料罐抛入北大西洋;法国两次向大西洋抛弃核废料;瑞士从1969年到1982年4次向北大西洋抛入12罐核废料;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大西洋的18处抛投56000多个核废料集装箱;日本1956年至1969年向太平洋的6个地区分12次抛入3301个核废料集装箱。

除核废料外,美国偷排超过2000桶共计700多吨的DDT被倾倒至海洋。

后来的苏联也不示弱,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将16个核反应堆、1万多个核废料封闭灌沉入巴伦支海和喀拉海。1960-90年内持续倾倒了190w立方的核废料。安德烈耶夫湾核事故,6年向大海泄露了77w吨未经处理的高浓度核废水。93年拉了900吨核废料直接在远东海域倾倒。内陆的核废料直接倒在加盟国或者西伯利亚的水系里,比如卡拉恰伊湖。2001-2004年,马雅克厂再度向捷恰河中倾倒了6000万立方米的放射性废水。

附二:

参加IAEA对福岛“ALPS处理水”排海问题评估技术工作组的中国专家——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刘森林研究员日前向媒体表示,IAEA发布的这份报告并不代表IAEA认可日方排海决定的正当性,也不代表IAEA核可或批准日方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刘森林对IAEA未充分与技术工作组专家协商仓促发布综合评估报告表示遗憾。

他说,这份报告是以格罗西总干事名义发布的,虽然在报告发布前,IAEA秘书处曾就报告草案征求技术工作组专家意见,但留给专家的时间窗口非常有限,而且专家意见仅供参考,是否采纳由IAEA秘书处决定。IAEA秘书处收到反馈意见后,也未再次与各方专家就报告修改及意见采纳情况进行讨论达成协商一致,就仓促发布了该报告。他对此表示遗憾。

刘森林指出,IAEA是在日本政府单方面作出核污染水排海决定后,应日方请求开展审查评估的。IAEA的评估局限于日方经处理后核污染水的排海方案、日本政府的监管程序和监管活动以及东京电力公司对方案的实施是否符合IAEA安全标准,并不包括排海以外的其他可能处置方案,也不包括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有效性和长期可靠性。此外,IAEA的评估属于国际同行评估性质,主要基于日方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作出评估并提出意见。

刘森林表示,在近两年的评估任务中,技术工作组各方专家就处理后核污染水排海所涉及的政府职责与功能、主要原则与安全目标、授权程序、源项表征、排放系统及过程的安全问题、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源监测与环境监测计划、职业辐射防护、公众咨询与相关方参与等技术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并未完全形成一致意见。

刘森林指出,IAEA的审查评估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日方核污染水排海的技术门槛和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没有解决国际社会对日方排海决定正当性的关切,没有就后续审查评估任务和长期监测安排进行充分讨论并作出妥善安排等。此外,排海可能造成的影响,除放射性影响以外,还涉及社会、心理、经济、海洋生态等诸多方面,日方当前开展的预测性评价仅针对放射性影响,未开展全面评价。

刘森林认为,IAEA发布的这份报告并不代表IAEA认可日方排海决定的正当性,也不代表IAEA核可或批准日方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相关结论只反映日方当前对核污染水的管控措施总体符合IAEA安全标准,不代表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符合IAEA安全标准。

刘森林指出,该报告明确提出,IAEA将在日方排海实施阶段继续开展公正、客观的审查评估,并进行独立取样监测。目前,IAEA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动建立独立有效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对日方核污染水排海控制措施及监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持续监测,以提高透明性和国际社会信任度。在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日本邻国、太平洋岛国等利益攸关国家的合理关切和参与度;要确保IAEA现场监督和取样监测的独立性,不应只基于日方提供的数据和信息作出判断,而应由IAEA自己的实验室和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独立采样和监测。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中基协:截至7月底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合计13.43万亿元
  • 《星空》新宣传片“你是谁” 玩家们迫不及待想玩到
  • 2023上海车展:长安览拓者EV首发亮相
  • 研学旅行如何才能行稳致远
  • 胜蓝股份(300843)8月2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89.77万元
  • 信用与产品周报:银行永续债供给上行 大行资本工具额度空间较大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